这些情况,手术切除肿瘤,并非明智之举!

2023-04-13
623

这些情况,手术切除肿瘤,并非明智之举! 对于诊断出恶性肿瘤的患者来说,很多人会选择通过手术进行切除。但考虑到具体情况,比如患者的病灶过大无法进行手术,就需要另外采取一些手段来缩小病灶,待缩小至可以手术的范畴时,再进行手术切除。而且有时候为了达到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,降低术后复发风险,也会先采用术前新辅助治疗。如果 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效果好,有的患者尽管影像学检查还有肿瘤病灶,其实 切下来已经没有活细胞了,属于完全病理缓解。这就让患者开始思考了:手术还有必要吗?68岁的刘先生去年11月份在体检中被查出罹患肝癌,确诊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,病灶很大且伴有门静脉主干、分支癌栓,手术的方案很快被否决。医生先是推荐他进行靶向药物治疗,但在治疗中发现他对药物严重过敏,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中断治疗。之后经过多学科会诊,医院为他推荐了新的治疗方案——转化治疗。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放化疗、免疫治疗等,将肿瘤缩小、降期,然后进行手术根治。正一筹莫展的刘先生及其家人立即同意了这一方案,于是接受了介入治疗和免疫治疗,这时体内的病灶显著缩小、门静脉癌栓也缩退了,刘先生重新获得了手术机会。但这个时候他又纠结起来了:癌灶都缩小那么多了,是不是也没必要再挨这一刀了?手术并非最佳治疗手段有不少患者遇到过这一问题,面对明显缩小的病灶,是否还有必要继续手术?可能有人会说当然要斩草除根,以绝后患。但是手术就一定是安全的?切除了就万事大吉了吗?手术作为癌症的几大传统治疗手段之一,也是经典的治疗手段,有它一定的价值和优势,但手术也不是万能的,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中获益。其实要不要再去做手术还是要看自身的具体情况。需要考虑手术能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。即癌症晚期患者是不是只能选择手术治疗,通过手术治疗,患者的症状是否能减轻,生活质量能否提高。如果手术治疗对病情的缓解没有帮助,那么就没有手术的必要。癌症是非常复杂的疾病,在与其抗争时要因人而异,因“具体癌种、恶性程度、发展阶段”而异。除了关注病灶的大小,更要关注远期疗效,侧重于患者临床症状是否缓解、生存质量高低、心理状态调整,以及生存期的长短等。因此患者可以结合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治疗情况与主治医生沟通。是否还要进行手术,很多时候可以结合患者的年龄和所患的疾病等综合考虑。在没有明显获益可能性的前提下,不一定要着急切除相关脏器。有的时候切除下来的脏器只有很小的一个病灶,并且癌细胞无法保证完全清除。带瘤生存未尝不可很多时候,采用控制癌症、带瘤生存的治疗策略,比采用激进的完全清除癌细胞的治疗策略更有效、更可行。癌症治疗是一段复杂、艰巨的系统工程,单纯寄望于手术切掉是不够的, 还需认识到癌症全身性病变的本质。故而,一定要配合中医将把身体调理好,达到身体内部自然状态下的阴阳平衡,维持机体免疫功能和肿瘤的对抗平衡,这样才可能达到长期稳定。视频号 | 何裕民教授
在线留言
* 为必填项
建议反馈